曼谷的夏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潮。7月23日下午,首届亚洲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研讨会(ASIAMSA)在曼谷IMPACT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泰国国际农机展(CIAME-泰国2025)的核心活动,这场由中国农业大学与泰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高端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中国、泰国、斯里兰卡、土耳其、不丹等多国农业科技精英,共同擘画智慧农业的未来图景。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国际创新院院长杨敏丽教授的主持为会议奠定了国际化基调。泰国农业大学甘烹盛校区工程学院院长Somchai Donjadee等嘉宾的出席,彰显了会议的高规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副主任Marco Silvestri的参与,表明智慧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球农业转型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工业协会、机械化协会三大行业组织的鼎力支持,更为会议注入了产业实践的活力。
在学术交流环节,11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围绕"农业装备智能化"与"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主持的主旨报告环节,成为思想碰撞的焦点。与会专家不仅分享了各国在智能农机研发、数字农业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更就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务实探讨。这种跨越国界的知识共享,恰恰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本次研讨会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在东南亚地区举办聚焦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的专业学术会议;首次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农业工程领域高端论坛;首次汇聚联合国机构、国家级行业协会、跨国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商农业智能化发展。这些突破性尝试,标志着亚洲农业正在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沃得农业机械等中资企业在泰国的本土化实践表明,中国智能农机技术正在获得东南亚市场的认可。而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参与,则预示着农业装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泰国作为东盟农业大国,其市场潜力与产业需求将为中泰农业科技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当夕阳西下,会场内的讨论依然热烈。这场汇集政产学研各界的智慧农业盛会,不仅搭建了亚洲农业科技交流的新平台,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播下了国际合作的新种子。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农机技术的普及与智慧农业理念的深化,亚洲农业生产方式将迎来革命性变革,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东方智慧。